火爆的問界M9昨天夠熱烈,不僅被朋友圈刷屏了,身邊鼓掌叫好的人還不少。
不過,46.98萬-56.98萬的售價還是讓我吸了一口涼氣,難道現(xiàn)在消費者都這么不差錢了嗎。不是AITO膽子大,而是同行們早就這么干了。

小鵬X9 40萬,騰勢D9 50萬,理想MEGA 60萬,AITO問界M9 60萬,坦克700新能源70萬,高合HiPhi X 80萬,蔚來ET9 80萬,仰望100萬,昊鉑SSR 168萬……
歡迎大家來補充。
難怪有人說,不是因為BBA買不起,而且特斯拉更有性價比。
也有人說,你再不努力,就只能開寶馬了。因為網上有消息,現(xiàn)款寶馬5系直降10萬,比寶馬3系還便宜。這下子,寶馬估計要難受了,怎么就混成了低價品牌。
總而言之,一覺醒過來,自主品牌汽車都買不起了。

10多年前剛入行的時候,跟著前輩參加新車發(fā)布的活動,記得是10萬左右的奇瑞某款新車,那真是搶手。那個時候一排溜的首批車主,還真是貨真價實的車主。一直很疑惑,前輩就舉了一個買破爛的例子。他說,你想啊,很多年以后即使把車賣給收舊貨的,也能賣個不少錢。
那個時候我似懂非懂,現(xiàn)在就更看不明白了。
真心希望自主品牌汽車銷量能越來越好,價格也不要再停留在10萬元區(qū)間。畢竟現(xiàn)在的汽車不再是“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(fā)”,至少還要配個智能大彩電。不過,現(xiàn)在上市一款新車,動不動40萬、50萬,甚至100萬的售價,有點讓人疑惑??!

照這樣發(fā)展,賓利、勞斯萊斯恐怕都有點坐不住了。
時代變化的有點快,完全顛覆了淺薄的認知?,F(xiàn)在回過頭來看看,市場上售價20萬區(qū)間,甚至30萬區(qū)間的自主品牌車型,已經完全是良心價。不差錢的閉眼沖,因為它們的優(yōu)點是別人沒有到,差錢的不建議,畢竟性價比不高。

昨天,連雷軍也在社交媒體發(fā)文,關于小米SU7的定價,“確實有點貴”。不過好在后面還有一句話,“有理由的貴”,在體驗上一定會超過大家預期。小米汽車可不要讓人失望。
還記得“好,才能貴”的那個汽車品牌嗎,后來死得很難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