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,過完“五一”就會急切地盼望著端午節(jié)的到來?;叵雰簳r那些抹不去的記憶,都跟包粽子有關系。想得最多的是各家各戶門框插艾蒿插桃枝,掛荷包、斧頭、小掃帚、小猴子,拴五彩線等習俗,來寄托人們美好愿望。我在大約七、八歲的時候,出于好奇,問父母這個節(jié)日為什么叫端午節(jié)?父母告訴我,農歷五月初五,因為是月初第一個五,就稱為端五,所以這一天叫端午節(jié),還有的叫端陽節(jié),還傳說五月初五是詩人屈原投江忌日,故這一天也成為紀念屈原的日子。


收到蘇州意特的邀請在端午節(jié)的這一天和家人孩子一起來體驗了一把自己親手包粽子的傳統(tǒng)民俗。


對于我這種剛入門的新手來說,當然會選擇斧頭粽啦!在老師的指導下拿出三片箬竹葉,在水里浸一下,讓水將它們緊吸在一起。一手捏在葉頭那兒,一手捏在葉身那兒,兩手之間相隔十厘米左右。把它朝內一卷,形成一個漏斗狀,只不過底下不能有小孔。接著,先在里面鋪一層米,再放一快肉,又蓋上一層米,但不能蓋滿。用左手托著粽身,右手將多余的部分往上一翻,就這樣,圍著角多翻幾次。當粽葉用盡時,再拿一片,圍著側面翻,將兩個漏米的角包好后,又圍著第三個角裹成尖兒。快要用盡時,借住粽子將葉片固定住。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誕生啦!做完當然要來一個合影啦!




瞧~大家都在熱火朝天的開工著呢!感覺每一組家庭都做的很開心,在實踐中也加強了小孩子的動手能力!平時還真是很少有時間這樣靜下心和小孩去共同做一件事。



現如今市場繁榮,各種優(yōu)質谷物,鮮美輔料應有盡有,吃粽子也不一定在端午節(jié)這天,想吃就吃,而且超巿都有賣的。近幾年春節(jié)吃粽子的人也不在少數,這是圖個吉利,寓意是新的一年“掙”,剝個粽子裹上糖,幸福生活萬年長。
活動當天還有中醫(yī)現場把脈就診,也是辛苦老師為我們細心診斷啦!

除了包粽子又豈能少得了分享咱們瑪莎的車子呢,活動結束后我們試駕了一下,總體感覺都很不錯!感謝瑪莎拉蒂的這次活動邀請,總體體驗下來我們都十分的滿意!


粽子甜咸不重要,和你過節(jié)最重要!

也祝所有參加這次活動的朋友們節(jié)日快樂啦!